[转载 机核网] 文明的挣扎与重生(一):聊一聊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西方

论坛灌水区,发帖规则,请见置顶帖
回复
管理员的小号
7级:神话境
帖子: 12601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14日 14:50
已发点赞: 4 次
已收点赞: 1509 次
签到天数: 1天

[转载 机核网] 文明的挣扎与重生(一):聊一聊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西方

帖子 管理员的小号 »


图片

题在该系列文章之前
2018年,我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里开讲《西方文化概论》,试图以自己的见解打开认识西方文化的一条思路;从希腊文化的星星火种,一直到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化的迷茫挣扎,历时一年半,我带领我的学生重新认知了西方文化的脉络,但也离开的自己钟爱的三尺讲台。

自知自己知识浅薄,口头禅、欠通达、随性高的问题屡屡在讲解中出现,但我却是在认真地准备课程的每一讲,因为我想做一个引路人、做一个走出洞穴但又走回洞穴的人,想把我在知识海洋中获得的每一样珍宝跟大家分享,像蜡烛一样点亮前进的方向。

历史是根、文化是骨,想要了解当今的中国,我们需要一个文明的他者作为标尺,在回顾过去中,找到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我在此探讨的,也只是小小的引子,希望能给寻找答案的你,一个稍显不同的回答。
以一连串的追问开始:西方在哪里?
近来,巴以冲突的话题持续引爆全网,人们在对巴勒斯坦难民在加沙地区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以色列毫无人道主义的狂轰乱炸表示愤慨之余,也会将口诛笔伐的矛头直指隐藏于冲突之后、以普世价值为掩饰的西方,“西方”一词也再次以不太光彩的形式出现在了我们日常的讨论当中,笔者也想利用此次机会,再次跟大家一起探讨“西方”这一令大家既熟悉又陌生概念。

当今我们生活可能处处都被“西方”细节所填满,我们经常追更的英美剧、通宵通关的英美3A大作、值回票价的好莱坞大片,用的是苹果、安卓手机,穿的是T恤、牛仔,吃着汉堡、喝着可乐,“西方”好像已经成为了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的一个概念。

图片
(以快餐为代表,西方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已成为我们日用不自知的概念名词)
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对“西方”充满了陌生感。我们从最基本的一个问题说起:西方在哪?该如何界定西方?我们通常认为西方就是欧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等都属于“西方”这一范畴。专业点讲,西方,从地理位置看,是世界上除去亚洲以外大部分地方;从文化传统看,是跟英、法、美、德等国家相似的地方。

答案看似简单而准确,但它回答不了一些特殊现象。比如日本,它在地理上和文化传统上讲属于东方,但是从政治体制上讲它却属于西方,一个亚洲国家却是西方八国集团成员,这是为什么?再比如,俄罗斯的文化传统跟英国、法国、德国相似,在历史上还与欧洲传统大国存在姻亲关系,那当今的世界体系中俄罗斯为何不属于西方呢?还有,俄国和英德法之间的北欧、南欧地区零散的各个小国家,它们到底属于西方还是东方?哪些是?哪些又不是?

我们也可以接着以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区分西方世界的标准是什么?从历史溯源,西方的源头在哪里?是被人人追捧的古希腊吗?为什么是古希腊?西方因为被称为西方、凭什么叫西方?

图片
(问题来了:西方到底在哪?)
“西方”作为一个历史政治术语,关于它的界定,可能没有理工类术语那么精准,但是如果无法回答以上几个问题,那么你我应该思考下,以前关于对“西方”这一名词的划分,是否存在一些片面、笼统的错误,笔者也不认为自己比在阅读的你高明多少,但是开辟此系列文章的目的,就是想用个人愚见,为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各位群集起的浩瀚知识汪洋中,激起那么一丝微弱的涟漪。
返回初始疑问:什么是西方?
作为一个文明,“西方”二字的内涵和延展可能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界定“西方”,笔者认为可以先从西方文明独有的文明特征入手,以此寻找“什么是西方”这一简单问题的明确答案。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后冷战时期西方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列出了西方文明具备的八个特征:1.古典遗产,2.天主教和新教,3.欧洲语言,4.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5.法治,6.社会多元主义,7.代议制,8.个人主义。

图片
(萨缪尔·P·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
1.古典遗产

提及“古典”,我们脑海会蹦出许多熟悉的词组,古典主义、古典文化、古典元素等等,在西方范畴的语系下,“古典”有一个完整的界定,即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我们现如今熟知的很多常识概念可能很早就以不太成熟的模样出现在这两个文明之中,他们点燃了西方文明传承的火种,也给西方文化注入了底色与灵魂,比如古希腊完备的神话体系、哲学流派和议会制度等等,古罗马的法律政治、拉丁语言和宗教文化等等。

图片
(古希腊建筑)
2.天主教和新教

这一组词组可能很多人都多少有些傻傻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盘庚错节,但其实还是有脉理可循,这一组宗教关系也是构成西方文明发展脉络的基本要素。

天主教,要说明天主教,就必须先从基督教说起,基督教(广义)属于犹太人信奉的犹太教的变形和延伸,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在平民阶层传播开来,后从罗马共和国过度到罗马帝国时期时,罗马统治当局颁布米兰赦令等一些列政令,名义上承认基督教为国教,背地里让罗马教廷披上基督教的外衣,让教会建构到基督教体系中,完成基督教第一次入世的转变,即为天主教;东西罗马分制、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原本以传教为宗旨的天主教会成为了西方古典文化主要的保存者之一,这也让天主教教会与当时的日耳曼蛮族订立一系列的约定,成为了当初欧洲实际的统治者。

图片
(圣彼得大教堂就是典型的天主教教堂)
新教,即宗教改革之后出现的各种基督教小教派。中世纪,因天主教教会腐化堕落,许多传教士试图去改变现状但未能如愿。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德国维滕贝格诸圣堂大门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后,开启了欧洲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基督教内部的改革直到1648年才得以平息,而后出现了很多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小教派,数量有数百个之多,这些小教派统称为新教,也就是我们日常语境中提及到的基督教(狭义)。因为新教将个人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所以后来近现代崛起的西方国家基本都信奉新教,最为著名的就是大部信仰清教的美国。

图片
(美式清教教堂,整体以简洁明亮为基调)
3.欧洲语言

欧洲语言是以拉丁语系和日耳曼语系为代表的字母语言,它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符号,除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自不必多赘述的通用语外,其实欧洲语言还演变出了许多文化表征。在此,我们可以延展聊一聊作为象征符号的古希腊语和字母语言的起源——腓尼基文字。

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古希腊语。在古希腊语中,α代表初始,很多开发产品中,将初始型号就命名成阿尔法。Ω代表终结或者终极,比如有个手表品牌就叫欧米伽,代表自己质量顶级;DC漫画中,黑暗君主达克赛德就以"Ω方程式"为终极武器,代表毁灭宇宙的力量;《圣经》中的耶稣也以α和Ω宣称自己的唯一性。δ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是我们熟悉它的大写形式——Δ,代表不确定性、可变性,估计大多人对它的印象应该就是二次函数了,但它其实也出现在我们许多熟知的文化产品中,比如《攻壳机动队》中的logo就化用了这个古希腊字母,最近官宣的《合金装备3》重制版名称也将此符号作为其中变革的隐喻,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阅读更多
zxno01
5级:解脱境
帖子: 1554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3日 21:32
已发点赞: 475 次
已收点赞: 476 次
签到天数: 131天

Re: [转载 机核网] 文明的挣扎与重生(一):聊一聊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西方

帖子 zxno01 »

:lol: :lol: :lol:
回复